blog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外刊2020 已经拉群,2020.1.1 会正式开始。 如果已经报名的, 但还没入群的可以私信我。 拉群的时候,看到好多读者的备注里满满当当的团购2018-2020 很是感慨 我们的外刊打卡是从2016年开始的。当时是每个月一期。因为外刊打卡是脱离了公司,算是我个人的一个活动,所以灵活性会比较高些。 从2018年开始,就在月报的基础上,有了年报。 所以每一位备注了团购2018/2019/2020的读者,这是我们一起阅读的第三年了。 我不知道这个活动,我们还能坚持多久,但你们在,我们就一直读下去。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整个活动从设计初始就是很难盈利的。 我年报¥1000的这个费用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就是如果读者每个月都满打卡,或者一年有其中10个月以上满打卡,那么10-12本外文书的价格差不多就是¥1000。 所以几份外刊订阅的费用,整理材料的时间成本之类的都没有去算。  加上今年又做了一个app,  再加上做这个app 路上走过的一些弯路,花过的一些冤枉钱。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考培支撑着,我是万不敢让这个活动继续下去的。 但是最初的时候吹牛说这个读外刊是自己喜欢,搞活动只是希望这份责任感能够让自己坚持下去。 那就坚持下去吧。 还是很喜欢读文章这件事情的,也是很感恩能有一群一起读的人。 2020 就继续努力,让这个活动为更多人所知道… 报名依然持续中,想报名的可以微信labhugo,或者直接进入下面链接 LAB + 外刊年报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LABcircle

2019 GRE 考场题重复统计 [12.28更新]

根据不完全统计 本周末的考试重复 2019.12.20 2019.12.13 2019.11.30   2次 2019.11.23   2次 2019.11.08   3次 2019.11.01 2019.10.20  3次 2019.08.23 2019.08.17   2次 2019.07.05   2次 2019.06.22 2019.06.14 2019.06.02 2019.05.25   4次 2019.04.27   2次   2019.03.23   2次 2019.03.02 加上12.28 日的重复,过去7次考试重复的考题情况为 [未标注次数为重复1次] 2019.12.20 2019.12.13   2次 2019.11.30   3次 2019.11.23   6次 2019.11.08   5次 2019.11.01    6次 2019.10.20    12次 2019.10.11     5次 2019.09.20   6次 2019.09.08   …

2019 GRE 考场题重复统计 [12.28更新] Read More »

我在2019读了一年的外刊,这是我的心得

前面部分是我们2019打卡读者的心得,未作修改(因为是我邀请的,所以样本可能有偏差。) 后面部分是我们2020 会用的阅读app的介绍 打卡读者:72Oxfordhd 2019年一直在hugo老师的群里做外刊打卡的活动,觉得Hugo老师眼光真是太好,挑的文章我贼喜欢,有几个新感受想记下来。哈哈哈,我比较感性,所以写起东西来就不理性了。 有的时候读文章的时候想象自己像安妮海瑟薇一样,点一杯咖啡在纽约读报纸,因为我很在乎阅读的“场”,这个字是我第一次在林语堂的书中看到的,我就借用一下。Hugo老师的文章对我来说很新,我的意思是这些文章角度,观点都很新,比起我读过的中文小说来说,New Yorker 期刊的英文语境描绘出感受很硬核,因为文字很细致,所以提供的“场”让我觉得每天都在做新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下,我会一直处于愉悦的接受状态而不是填鸭,我有的时候看到一些单词可以这样或者那样连接也可以,这不是语法强迫让我接受,这就是自然接受,带着作者自由的表达和真实的感受,我就更喜欢了。 还有就是,打卡阅读可以让我和我独处还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除了每次功利性地想得到赠书之外,很多时候我会挑心理学的文章,我会脑补很多东西,比如我自己本科念的很多东西的感受很模糊,但读杂志文章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作者替我想好这种感受叫啥,有些作者甚至提出办法,比如Havard Business 的文章提供的方法很实用,不仅在小组场合适合,还在和自己沟通的场合适用,我就会认为自己被世界需要着,因为突然发现事情都有解决办法,还会有更好的办法。 最后就是,阅读其实功利性不要太强会有惊喜,我刚开始打卡会有很多期待和要求,提高写作呀,提高写作呀,后来慢慢变成只读,一可能是没时间,二就是我发现很多积极的信息在文章里,我清楚的记着一些文章讨论唯心和唯物的问题,还有人物简介呀,比如对汤姆汉克斯的介绍,读完这些长文章,成就感很大,没有语法呀新词积累等要素察觉,自己也没有刻意提取很多东西,但读完就是觉得被一些积极的单词缠绕,很幸福地被汤姆汉克斯这样的偶像影响着,或者被美学的东西影响着。 至于量化这些文章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文章,或者刻意要求语法提高,词汇积累,我还是需要复习,因为时间习惯才能量化我对这些文章的内化程度,所以目前不能说出很多对英文考试的技巧和方法,经历过高考的人应该对方法都不陌生吧哈哈,我呢,喜欢把阅读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就把它们量化为生活感受了。写了好多,感谢耐心看完 ,感谢Hugo老师提供的平台,这一年读的很多文章真的很棒。 打卡读者: 2019的外刊打卡最珍贵在于:通过阅读知道并学到了很多新东西。譬如说GivingTuesday,间接帮我的paper选定了要分析的NGO。最开始参加打卡可能更关注的是单词短语句子,但今年的打卡内容基本是关于文章的看法和感悟。这也是很重要的转变吧,因为很多文章的内容很具有社会意义,为看待很多事情(社会问题、科技、情感等)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时常也会带着我去思考这些问题。虽然有时候阅读的过程有点痛苦,但是坚持下来发现真的收获不少,收到满打卡的外刊书也会特别开心! 打卡读者:于小瑶火力全开 每到年末,仿佛回顾,总结和展望成为了每个人的例行公事。对于我来说,2019年没什么大起大浪,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最让我有成就感的就是跟着Hugo老师每天学习的外刊文章。 今天是我坚持的第350天!之前读过的350篇文章,有的早已经忘记,有的记忆模糊,有的却印象深刻。但仍然记得1月1日读过的第一篇关于纽约时代广场跨年所有人等待new year ball掉落的文章,第一次知道什么是surveillance capitalism, 明白我们现在便捷的刷脸还有移动支付存在着个人身份信息被盗取的危险,什么996 practise,spying software, 还有美国高考SAT增加学生逆境标准的评分…….每一篇文章都让我大开眼界,都让我本来有些肤浅的思想变得深邃一点点。 几天前读过纽约时代杂志评选的年度时代人物,获奖的是年仅12岁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瑞典的Grete Thunberg, 当然不想对她呼吁保护环境的演讲和行为做过多的评价,但是我觉得真正的环保主义者不仅仅是做演讲,罢工,罢课,而是身体力行进行垃圾分类,多种树,多乘坐公交——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  所以在外刊阅读这个项目来讲,谢谢Hugo老师,能不功利的推行阅读5年,每天自己坚持阅读。真正的老师应该就是这种愿意读书,喜欢学习,并且不功利的将这种喜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因为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希望2019年有更多的人知道Hugo老师的外刊阅读项目,推广阅读人人有责,人的一生总要有一件不是因为钱而完成的事情 关于2020会开始使用的阅读app 首先目前还在工程过程中,所以以下和大家呈现的是UI概念图(部分展示)。因为之前有和这个团队合作过其他的app,所以还是蛮自信这个团队的实现能力的。 # 首页大体如下 【每天的打卡内容会在登录app 以后的Today‘s paper 的部分】 # 阅读器 【常规的highlight,notes 和查词功能】 # 个人界面 【这个部分算是我们这个阅读器比较不同的地方,因为自己在阅读的时候,会觉得如果能整理出来自己标注过的内容和做过的笔记对于自己的整理自己的阅读踪迹是挺重要的,所以专门在个人界面里加了这么几个模块;另外最下面这个Glossary 模块是汇总了阅读过程中查找过的生词】 目前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不能赶在2020 伊时就开始用这个阅读app了。加上开发和app …

我在2019读了一年的外刊,这是我的心得 Read More »

对于一个华裔家庭,什么是教育的代价

作者是一位童年在大陆,后来全家搬去美国的华裔。目前是耶鲁大四在读。 所以家庭的氛围,家人之间的相处沟通方式,看起来都会很熟悉。 作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父亲说,“别担心学费。” 不知道大家印象中和父母有关学习的沟通,最促动的是哪句话。 我有一句话,觉得是特别感谢能从父母口中听到的。  “没事,下次会考好的。” 因为从小,我自己是想学的,所以听到这个还挺减压的。 不过也有可能是他们怕我烦他们 For an Asian-American Family, the Cost of Education 原作者:Jingjing Xiao 原刊于:New York Times My parents bought a foreclosed farmhouse during the 2008 recession. For a decade afterward, we made hourlong weekly trips from Kentucky, where we lived, to the farm, which is in Indiana. My parents spent …

对于一个华裔家庭,什么是教育的代价 Read More »

这是2019我们读外的1800+外刊文章精选

过去的2019年每天5篇,有时候篇幅长的,会是4篇这样,所以一共差不多1800来篇外刊的文字。 选材上,目前外刊选取标准基本是: 1.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可以是好玩的,可以是不同角度的 2.帮助我们学习语言的:这个就是考培从业人员“职业病” 2016年刚开始做的时候,其实还会选择一些“世界看中国”的文章。 但是现在自己的角色变了,媒体的环境也在变,所以这一块慢慢挺不感冒的,因此如果读外刊想读这方面的话,我们的外刊没有。其次这种容易激起情绪的东西,会掩盖一些其他的质感。 最后,如果你做过针对大陆的相关数据研究,你会发现,哪怕我们自己想拿到全的数据也是挺费周折的,所以其实外刊的看中国的角度,多少还是会有滤镜。 基于此,我们的外刊目前主要就是前面提到的两块内容。 我们的这个精选集也会是这两块内容。 我们的外刊和你看到的其他阅读打卡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每天会给5000+ 字数的没有经过处理的原汁原味的文字。如果你对于语言感兴趣,你会发现,这一点是很有营养的。不是谁带着你读,你按照你舒服的方式读。当然有疑问群里可以沟通交流。 言归正传,说这个2019的合集。 头图是截取的1月份的当时的文章总结,highlight 的部分是觉得相对有存在反复看价值的文字。目前这个图片里就可以看到很多加了highlight 的内容。因为合集还是会用纸质版的形式,所以限制于版面,文章会进一步的筛选。 当然帅选的标准还是的链条。 足够有意思,新颖视角 足够有话题、表达模仿价值 想着一本合集差不多是30篇文章,因为太厚了不方便携带,同时也没了杂志的感觉。所以可能会出两到三本。 第一本会争取在1.5前和大家见面。 年报了2020 的读者,对到时群里统计邮寄信息,免费寄送。 单独购买的,目前的预购价格为每一本¥199。【预购私信labhugo, 备注 2019合集】 另外年报2020 目前均为团购价格¥1000,加入同样私信labhugo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LABcircle

“女权” 走到今天

说到周围领居,比如日本、韩国的女性地位的时候,我们总会下意识的撇清自己。 但是,都是东方儒家文化,我们和周围比真的有那么的不同吗? 还是我们已经习惯的一些社会运行方式,变得没那么的敏感了。 #Metoo 让更多使用社交媒体长大的一代听到了女性的声音。 这已经是第四波的女性权力运动。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在女性权力的发展上处于不同的时间。  纽时写了一篇,描述了在运动相对前沿的瑞典的情况 This Is What a Feminist Country Looks Like 原作者:Maya Salam 原刊于:New York Times “A feminist foreign policy is an analysis of the world.” — Margot Wallstrom, Sweden’s foreign minister, who introduced a feminist foreign policy in 2014, placing gender equality at the core of Swede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女权” 走到今天 Read More »

GRE 12月28日 考试机经

针对考试日[北京时间] 包含内容: 加入了12月20日题填空题目和解析 另外阅读部分10篇文章均有完成解析 获得方式 1. 转发此条微信到朋友圈,加转发语 “GRE考试日高频”  2. 截图给微信labhugo (Hugo 的小号),备注机经 3. 验证通过后即可获得(活动时间:2019.12.26-12.27 17:00) 备注: 备注: 同业的不发【希望你努力】; 朋友圈不可见或三天可见不发【不然要求是个笑话】; 已经连续领取两次以上(包括两次)的不发【你需要的不是机经,是耐心提高能力】 加好友时,转发已删不发【希望彼此体面】。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LABcircle

2020, 如何抱紧自己,和自己更好的相处

首先,对于这个标题个人是有些排斥的, 人对于让自己过的好一些,几乎是本能。 但是有时候我们可能真的迷失了方向,或者搞错了轻重缓急。 特别是年轻的时候,我们下意识的忙碌着,希望去找到更好的自己。 但,也许,我们需要一些停顿的时间,发现下当下的自己。 纽时,Smart Living 专栏的精选文章 8 Ways to Be Kinder to Yourself in 2020 原作者:Tim Herrera 原刊于:New York Times Take more time for yourself 多点一个人的时间 福田开始垃圾分类了,楼道撤离了垃圾桶。每天都得自己下楼去扔垃圾。 扔完垃圾,到时培养起来了绕着小区走几圈的习惯。 Choosing to spend time alone can benefit your social relationships, improve your creativity and confidence, and help you regulate your emotions so that you can …

2020, 如何抱紧自己,和自己更好的相处 Read More »